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船上还全是中国石油,最后怎么处理?
2010年,一起发生在亚丁湾的海上劫持事件震惊国际社会:索马里海盗误劫了俄罗斯籍油轮“莫斯科大学号”,而船上装载的,正是中国石化集团从苏丹采购的8.6万吨原油,价值约5200万美元。
2010年,一起发生在亚丁湾的海上劫持事件震惊国际社会:索马里海盗误劫了俄罗斯籍油轮“莫斯科大学号”,而船上装载的,正是中国石化集团从苏丹采购的8.6万吨原油,价值约5200万美元。
惹不起,也躲不起的国家就是索马里。敢去索马里冒险的人,要么是一群可爱的人,要么是日进斗金的雇佣兵,世界上更有那么一群人--船员,拿着命在换钱,躲过了就是钱,躲不过那就成了他们的人质或者牺牲品。2016年,我的命就差点栽在这里,栽在了船长的手里。
近日,我关注到一则新闻,在距离本土数千公里的公海上,印度海军通过一系列反海盗行动夺回了曾被索马里海盗控制的“鲁恩”号货轮,俘获35名海盗,解救了17名船员。“鲁恩”号是一艘悬挂马耳他旗帜的散货船,去年12月在也门附近被劫持,这是索马里海盗自2017年以来首次劫
亚丁湾的海风从未如此诡异,2018年一艘叙利亚商船正缓缓驶过这片平均每四天就发生一场抢劫的海上险地,几艘载着索马里海盗的快艇突然冲出,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商船甲板。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团队”词汇的时代。企业宣传册上写着“我们拥有高效协作的团队”,项目启动会上高呼“团队加油!”,领导讲话里强调“团队合作是核心竞争力”。然而,当我们撕开这些光鲜亮丽的标签,审视现实中那些被称作“团队”的组织单元时,往往会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